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乡镇文化站作为一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农村文化的前沿阵地,是维系当地政府与农村基层群众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对丰富农民群众精神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让广大农民群众业余开展琴棋书画打球照相、吹拉弹唱等文体活动有良好场所,有实质性内容,把乡镇文化站建设成为农民群众闲暇之余喜爱去开展“学习”“娱乐”“活动”“展示”的地方,除有基础设施、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外,更需要乡镇文化站人员具备三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其活动开展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策划能力方面的技能。乡镇文化站承担着文化活动开展和免开服务举行的职能职责,文化活动开展什么?免开服务举行什么?这两项工作都离不开“策划”。阅读推广、文艺晚会……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时间在那天什么时候,地点是在乡镇文化站还是在社区或行政村文化室,哪些人参加活动,谁牵头组织,开展活动的物品需要哪些,哪些做什么,要起到什么作用,等等,都在“策划”的范畴之内。而且不同的活动、服务,策划的方式方法都不同。
组织能力方面的技能。组织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沟通协调能力和精准执行能力,也就是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来参与的能力。做好文化活动或免开服务的“策划”以后,要让广大农民群众来参与活动、免开,首先,就得让他们知晓乡镇文化站要开展的活动内容、设立免开的项目,引起他们的强力关注和浓厚兴趣。这就要求乡镇文化站开展的活动内容、设立免开的项目既要多样,又要新颖,而且要提前做好相关的“海报”“广播”等文化宣传。
创作能力方面的技能。作品的创作是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生命力。挖掘整理乡镇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离不开创作;讴歌新时代的精神,以身边人讲述身边的事,离不开创作;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记载、归纳民间故事、传说,离不开创作;总结提炼工作经验,突出宣传先进榜样,离不开创作;以身边的事教育、引导身边的人,撰写小品、小戏、花灯歌舞,离不开创作;写歌词、作曲谱抒发乡土情感,歌颂劳动人民,也离不开创作。
当然,以上活动开展和免开服务基本技能的具备、拥有,需要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不断地实践从学习、实践中获得:另外一方面可以从参加州县等上级文化部门组织开展的培训、辅导,由专业老师传道、授“渔”、解惑而了解并掌握。

作者:毛天志
来源:马缨花季刊
双柏县文化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