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之声】安龙堡乡:“非遗+”焕发活态传承“生命力”

日期:2024-08-20来源:转载点击:1480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近年来,双柏县安龙堡乡结合乡情实际,积极探索“非遗+”模式,传承与发展并举,有效盘活本土非遗文化资源,挖掘非遗项目内涵,加强非遗传承队伍建设,讲好非遗故事,激活非遗魅力,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5/M00/21/B6/rBABBmbEERmEJqVGAAAAAGMhsuw625.jpg

“非遗+保护”模式,让非遗“活”起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深挖非遗潜力,搜集辖区内的民间文化“基因”,充分摸清家底,建立资源清单,积极申报认定,加强非遗阵地建设,定期组织传习培训,壮大非遗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共申报认定非遗项目6个,州级非遗传承人3人,县级非遗传承人19人,县级“非遗工坊”1个。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5/M00/21/B6/rBABBmbEERmEA2cxAAAAAK7zEPM190.jpg

“非遗+课堂”模式,让非遗“强”起来。利用乡村少年宫搭建非遗保护传承平台,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进行现场传承授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大舞台等载体,整合培训资源,常态化开展“非遗进乡村”活动,举办彝族刺绣、彝族四弦舞、查姆文化等非遗培训班,多点位开展培训学习,丰富非遗传承形式,为非遗注入新力量。今年以来,共举办非遗培训班5期200余人。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5/M00/21/B6/rBABBmbEERmELga1AAAAABrQ5KM264.jpg

“非遗+活动”模式,让非遗“火”起来。挖掘非遗文化底蕴,高质量举办民族传统活动,精心组织“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等活动,将彝族花鼓舞、四句长腔、阿噻调等非遗项目汇聚,运用直播、短视频等进行网络宣传,让原本深藏于乡野的非遗技艺“破壁出圈”,深化非遗交流互鉴,发挥文旅融合叠加效应,让非遗沾人气、接地气。今年以来,共举办传统民族文化活动3场次,组织开展“送戏下乡”“四季村晚”等活动5场次。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5/M00/21/B6/rBABBmbEERqEBLWUAAAAAO1O0A0815.jpg

下步,安龙堡乡将紧紧围绕非遗活态传承利用,持续探索“非遗+”模式,打响非遗品牌,壮大非遗产业,助力非遗“热”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

文:李维芳

图:安龙堡乡

来源:安龙堡乡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