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二,是彝族人民传统的祭山神节日,也是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发源地下莫且法村(查姆村)每年最重要的三大传统祭祀节之一。
传说以前的彝族人民居住在深山老林里,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无所适从。有一年,村里的长老(“毕摩”)带领全村老小跪拜于村头的一颗老树,焚香烧纸,祈求扫除人间病痛和牛死马遭殃,免受火灾、洪灾、旱灾对人类的威胁,不料果然那年瘟疫不再来侵害人们,而且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从此,彝族人民并把每年大年初二定为“祭山神日”,把老树定为“山神树”,每年的正月初二,全村老小都会抱着鸡、牵着羊前来跪拜,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平安幸福。后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祭山神活动逐步发展成为彝族人民祈求平安,敬畏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共生,促进村民间团结、互助、互动、合作交流的祭祀活动。
猪年正月初二(2019年2月6日),全村老小自发自愿的抱着鸡、牵着羊、带上家里最好的食物前来村头的山神树下,开始忙碌起来了,有的清理场地和枯草,有的生火煮饭……

“毕摩”们开始诵经,全村老小跪拜于山神树下,以一颗善良、虔诚、纯净、尊重、感悟的心,静静的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平安幸福。

经过一次生祭和一次熟祭,就到了全村人聚餐的时刻了,全村两三百人全部聚集到山神树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人们用歌声和美酒来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祝愿。
伴随着《子达领》(来喝酒)、《哪啦等》(想你)、《嘞嘞左,嘞嘞达》(慢慢吃、慢慢喝)、《姐玛朵》(难忘今宵)等等一首首村民自创的敬酒歌,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通过此次祭山神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彝族人民对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环境意识,《查姆》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也促进了村民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了彼此的感情,较好的体现了下莫且法村“勤劳、善良、文明、互助、和谐”的村落文化。(文:方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