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流金,瓜果飘香,丰收节里话丰年;八面来风,乡村振兴,小康路上笑开颜。
这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硕果累累的虎乡!


9月23日农历秋分,一场农业与农民的盛会—双柏县“庆丰收 感党恩”第四个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命名和表扬了一批美丽示范村、名优农产品、优秀职业农民、农业农村先进工作者,号召广大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营造了城乡共庆丰收、共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良好氛围。

丰收节现场表扬先进典型

“森态”农产品展
在现场,石榴、甜橙、红糖、“密架山猪”、茯苓、“滇红花”……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耕整地机械、植保无人机……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农机具,种子、农药、化肥……应有尽有的农业生产物资,全面展现了双柏农业发展成果,浓缩成了近年来双柏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迅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特产品品牌越来越响亮的一个个剪影。



庆丰收,双柏“三农”蹄疾步稳。党的十八大以来,双柏主动把握中央和省州重大政策机遇,在做优基地、做强龙头、做响品牌、做长链条、做实支撑、做活销路上发力,大力推进“四大重点产业”,产值已突破100亿元。围绕云南省打造数字农业基地和楚雄州发展工业大麻科技与产业的机遇,建设马龙河为示范基地和核心,建设双柏县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和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构建完整的数字农业“一张图”,全面完建设成马龙河数字河谷云平台。探索出了得到省州认可的“六个一”乡村振兴双柏路径,全力发展“一县一业”,加快“一园区六片区”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农产品连年丰收,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绘就出一幅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的乡村振兴双柏画卷。




晒丰收,双柏“三农”浓墨重彩。全县粮食蔬菜种植面积达52万亩,产量35万吨,肉类总产量达3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29亿元。63个品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9.5万亩,占全州三分之一以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产值20亿元。“妥甸酱油”“白竹山茶”等一批农特产品品牌持续做强做大,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3亿元,“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达107个。有农业龙头企业78家,产业发展示范村120个、小康庭院2.7万户、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人。“盒马乡镇”“盒马村(社区)”聚点成势。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校(院)县合作持续深化,一批专家工作站挂牌成立,被评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享丰收,双柏“三农”美如画卷。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度见效,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推行。农村环境美丽宜居,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宽阔干净的水泥路面、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欣欣向荣的现代产业园区、朝气蓬勃的虎乡儿女正映入眼帘。“美丽县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为打造4A级景区县城的靓丽名片,查姆康养特色小镇等8个特色小镇“产城人文”融合活力竞相迸发,一批省级美丽村庄、文明村镇引领力越来越强。春看百花,夏感清凉,秋迎丰收,冬赏云海,无论何时,穿梭于双柏的一个个山乡小村,行走在一片片田间地头,美丽乡村的模样让人心动,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找得到诗和远方,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成为双柏新维度。




话丰收,双柏“三农”大有可为。双柏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跨越发展先进县、连续三年被评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县,多达20项的国字号、省字号殊荣犹如绿宝石一样镶嵌在双柏这块福地中,为双柏的“三农”发展增色了添彩。“十四五”期间,双柏将继续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瞄准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大发展目标定位”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精神“三个示范标杆”,把“三农”工作置于重中之重,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以现代产业园区为依托,强化科技支撑,发展智慧农业,打响有机品牌,提升物流基础,搭建电商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提升双柏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努力让双柏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谱写双柏现代化乡村振兴新篇章。




春种秋收、天道酬勤,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双柏将继续奋力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精彩篇章。



向农民致敬,为丰收礼赞!


文/图:由各单位提供
责编:李张慧
审核:尹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