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脿镇分馆基本信息

日期:2024-09-11来源:转载点击:3091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一、基本镇情

法脿镇位于双柏县城东南部,距县城53公里,位于东经105°北纬24°。与一县三镇一乡相连,东与易门县绿汁镇隔江相望,南连大麦地镇、安龙堡乡,西与妥甸镇毗连,北邻大庄镇,辖法脿社区和烂泥、石头、六街、铺司、双坝、者柯哨、麦地、红栗、雨龙、折苴、古木、法甸13个村(居)委会,235个村民小组,343个自然村,全镇国土面积429.94平方公里。地势为东北低、西南高,海拔为900米至2554米,立体气候明显,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共有人口6322户、23642人,主要有彝族、哈尼族等1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3.9%。法脿镇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双柏三笙中老虎笙、大锣笙的发源地。

二、分馆简介

(一)阵地建设情况。2013年新建独立办公楼1栋,建筑面积达到415.5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总计面积608平方米;村文化活动中心13个,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各类图书室14个,建筑面积560平方米,藏书1万多册。截至目前,建设完成自然村级活动室100个。在集镇建设虎文化广场、镇文旅中心打造以“虎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民族展厅1个;在小麦地冲修建祭虎台和跳虎场各1个。2023年全面实施了白竹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李方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改造了大锣笙广场、大锣笙传习广场,打造文化旅游新业态。

(二)非遗传承情况。全面加强以“老虎笙”“大锣笙”文化为重点的民族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开发,加大非遗传承人培养,2024年成功申报县级大锣笙传承人1人,目前法脿镇共有非遗传承人35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3人,州级传承人8人,县级23人。法脿镇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虎笙”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老虎笙”艺术之乡、彝族大锣笙、白竹山茶制作技艺3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虎笙节”、民族民间音乐“仁义调”、“四句长腔”、李方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四弦制作工艺5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笙”、“青棚笙”等4项。

(三)活动开展情况。法脿镇作为老虎笙、大锣笙的发源地,重点谋划好“虎笙节”“火把节”两个重大节庆活动,积极动员并组织村一级开展好二月二龙笙节等其他民族节日,极大丰富当地群众及周边县、乡5万多群众的文化生活。图书馆、阅览室、农家书屋及村史馆免费开放,有文艺队25支,积极举办非遗文化传承等各类培训班,一年开展4次“四季村晚”活动。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