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镇分馆基本信息

日期:2024-09-11来源:转载点击:2693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大庄镇分馆是在大庄镇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前身系原大庄苏家祠堂。位于大庄镇大庄街仙鹤路47号,座西向东,背靠犀牛山,面临沙甸河。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94年),建筑完工时,有正厅房屋三间,厢房十二间,面房六间(含戏台),耳房二十四间,三方是走马转角楼,正中大院心种有金桂、银桂、柏枝、紫竹等。大殿格子门镂雕三层花草,戏台墙上有“水漫金山”画和苏氏家谱,四小天井及大院井地面都铺有六角方砖,大门口有两个石尊、两棵槐树,大门上有清同治皇帝赐给苏斯洋的“义勇巴图鲁”匾一块(现已缺失),大院四围墙壁有花木鸟兽、山水人物等惟妙惟肖的墙画,建筑还含有石桅杆、仙鹤湖、照壁(高六米长十二米)几部分,可谓冠冕堂皇、气势辉宏。后来,因部分建筑毁于火灾。清光绪十九年(1894年),苏氏族人筹集黄金四十余两对祠堂进行了修缮。民国12年(1923年)和民国17年(1928年),祠堂又进行过两次较大的修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建筑便一直作为大庄镇人民政府办公场所,1986年镇人民政府迁出后,划归镇文化服务中心管理使用。建筑群含照壁、仙鹤湖、祠堂三部分。照壁高六米,长十二米,上有瓦片盖顶;仙鹤湖座落于苏氏祠堂正前方,占地面积6072平方米,其中水面4085平方米,湖正中有一个亭子(1983年修建),有曲桥与亭子相连 。祠堂为清代建筑的“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建筑,主要由前楼、左右厢房和正厅组成,占地面积1478.18平方米。前楼设有正大门、楼上设有戏台、左右耳房,大门是外八字形敞开的“五滴水”建筑,飞楹翘脚,门头设两踩雕花斗栱,花枋雕刻“双龙抱珠”图案,大门两则石脚雕有“麒麟吐玉书”、“马鹿望钟”、“喜鹊看梅”等石雕图案;楼上设有戏台,戏台后壁有贡生宜崧题字:“仁信”二字,落款为民国拾伍年(1926年)孟夏月吉旦。两边有更衣室;左右两层耳房分别由两个小天井组成,山尖封火墙上带有壁画。左厢房两层共有6间,楼上为三开间单檐硬山顶建筑,楼下三间为现代装饰;右厢房共有6间,全为现代装饰。正厅有18扇两层雕花格子门组成,门上仓又有两台雕花格子花窗,左右两边有耳房,整个大院院心为两个台阶,上台小,下台大,下台院心右则有一棵柏枝树,从大台上小台两边各有5凳石砍,正厅厦子两边各有木板楼梯,进出左右厢房和耳房。整座大院于2003年修复,土木结构,简瓦盖顶,飞楹斗拱,装饰精美,融明清中原建筑风格与边陲民族特色为一体,气势雄伟壮观。

现在大庄镇分馆实现了10个有。内设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展室、多功能活动室、棋牌室,自2020年建分馆以来,大庄镇分馆按照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参加了各种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学习,通过对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党章、党纪、法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学习,分馆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改进和加强了工作作风,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听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安排,并把文旅、广电和体育工作与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业务素质,使群众文化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多年来分馆除参加党委、政府开展的政治理论和脱贫攻坚政策学习外,还积极参加省、州、县组织的各种业务理论培训学习。在理论学习中,政治意识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增强,从而更加坚定了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文旅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大庄镇分馆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重新提升分馆为民服务的各项功能是我的职责:一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向省文化厅申请了335.53万元苏氏宗祠抢救修缮资金,在2021年3月实施;二是继续向省文化厅申报了210多万元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搬出新建项目;三是向县文化旅游局申报了6个村组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和果合么统建点26万元的篮球场建设项目和体育10万元篮球场建设项目;四是实施了州民委下达的6万元文化中心展室展品购置任务;五是投资171.95万元对仙鹤公园进行了提升改造;六是规划上报了绿汁江流域自驾游基地及3个民宿和3农家乐提升改造项目;七是在原来13个村组农家书屋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各自4万元的杞木塘、代么古村委会农家书屋;为普岩村委会和木章郎集梧争取实施了10万元及5万元篮球场建设项目;八是在麻栗树、普岩、桃园、二美埂各自争取实施了4.5万元的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资金;九是在13个村(社区)每年分别配送价值2000元的图书;十是在10个村(社区)分别配送了价值5000元以上的阅览桌椅、书架、锣、鼓、镲等演出用具。给杞木塘、麻栗树、康乐广场舞3个文艺队采购了12000元的服装和音响。现在大庄镇分馆和13个村(社区)的服务点都达到了全免费开放,每周开放时间40小时以上;十一是根据国开行贫困村基层设施建设贷款资金项目,分别在大庄13个村(社区)境内的34小组里,完善建设了31个合计10686.73万元的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十二是实施了30万元第七批中央旅游发展基金旅游厕所建设项目;十三是实施了204万元1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八个有”大舞台等建设项目;十四是根据总分馆制基层服务点发展需求,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人才资源,以13个村(社区)计生宣传员、文书为主要对象,配齐了各村(社区)基层服务点文化辅导员,并开展各种文体培训活动,有效的提高了辅导员的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十五是在巩固和扩充业余文艺演出队伍上下功夫,对原有的康乐广场舞队、仙鹤笙表演队、老虎笙、大锣笙、龙鼓笙队等26支业余文艺队的498人进行了调整补充,实现了村村有文艺队,有特色节目的目标;十六是每年对全镇14个州县级民间艺人进行了考核管理,并发放了传承人补助经费;十七是对52块体育场地,4套健身路劲,30件健身器械进行了普查;十八是认真组织每年8月8日的“全民健身日”体育比赛培训活动;十九是严格按照“七个有”的标准完善了大庄镇干海资村委会上村百县万村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内容;二十是组队参加了双柏县每届乡村运动会和双柏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二十一是每年以26个业余文艺队为载体,中小学校文艺活动为依托,配合共青团、妇联、13个村(社区),在元旦、春节、正月十三、正月十五、二月二、三八、六一、“七一”、火把节、仙鹤节、中秋节、敬老节、国庆等重大节日,举办大小各类文艺演出47场次,观众人数达45000多人次; 平时以文化大院、村文化室为载体,开展广场舞培训46场次,参加培训人数2500多人次;二十二是以农文网培训学校、农家书屋、钉钉、微信、QQ、文化云平台为抓手,宣传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培训致富创业、科技知识、社会新风,推动了文旅融合向前发展。2020年来共放映数字电影780场次,观众人数达45000多次;按照《双柏县农家书屋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机制,13个农家书屋实行由中心和村(社区)共同负责管理,确定了13名专(兼)职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上给予指导,统一完善了装框粘贴上墙13幅《农家书屋管理制度》、13幅《农家书屋借阅制度》、13幅《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健全了13本《借阅登记本》、13本《出版物登记本》、13本《征求意见本》、65个统一档案盒,做好了农家书屋出版物财产管理登记,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在13个村(社区)建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并且悬挂了牌子,开展了活动;

 大庄镇分馆把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活动、图书漂流和亲子阅读活动搬进了大庄中心学校及六所小学师生的课堂,并对42位优秀小读者进行了表彰奖励。每年都征订《云南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楚雄日报》等7大报,《家庭医生》、《读者》、《半月谈》、《青年文摘》等18种期刊,并购入690册新书编目录入上架,极大地丰富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内容。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