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瑞 高洁
清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法脿镇的白竹山还氤氲着茶香,民警小马已骑着警用摩托车穿行在盘山道路上。看到正在采茶的村民李大姐,他利落地停车帮忙固定装车的茶篓:“春茶抢收车流大,您这背篓得系紧,双保险!”这样的暖心场景,正是法脿派出所“茶山警务”的日常写照。面对辖区万亩茶山既是经济支柱又是治理重点的双重属性,法脿派出所用沾着晨露、浸润茶香的警务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平安动能。

紫砂壶里煮出法律经
“老周,您家新垦的这三垄地可别越过生态红线啊!”在茶农歇脚的凉棚里,民警小李指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示意图耐心讲解。茶农老周挠头笑道:“多亏你们把法条编成顺口溜!”针对茶园易发的用地纠纷、劳资矛盾等问题,法脿派出所将生硬法条转化为“三句半”口诀:“茶树莫占生态林,采茶莫欠工钱银,卖茶莫打擦边球!”

法脿派出所联合司法所、村委会成立流动普法队,采茶季深入茶厂、茶地开展“垄间课堂”,同步设置多处法治广播站循环播报安全提示;抓住春茶采摘、中秋用工、年终结账等关键节点,发放宣传手册1300余份;建立茶农微信群推送普法短视频,让法律知识随手机“长”在茶农指尖。今年以来,开展靶向宣讲8场,覆盖茶农、茶商1500余人(次)。

十八弯道筑起防护网
“陈师傅,您这三轮车装了400公斤茶青,刹车片都冒烟了!”民警老田拦住超载车辆。面对焦急的驾驶员,他边帮忙分装货物边劝说:“安全才是最快的路!”

针对辖区山高箐深,道路崎岖多弯的茶山公路,法脿派出所在7处急弯安装道路交通安全提示牌、防护栏、拉小彩旗、发光条和设置锥筒,对车辆驾驶员起到了有效的提示作用;在采茶高峰时段,安排警力驻守重点路段,严查农用车载人、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处茶山交通违法23起,教育劝导驾驶员650余人(次)。社区民警小李结合茶农摩托车使用率高、运输车辆多的特点,通过“以案说法”讲解头盔佩戴、车辆保养等知识,要求茶农到派出所观看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以此强化茶农安全出行意识。

调解室漫出古树香
“您嫌他采的茶青有老叶,他怨您扣款太苛刻。”在飘着茶香的警务调解室,民警老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到争执双方面前,“按合同该扣多少?咱们用计算器说话。”三盏茶工夫,僵持三天的纠纷烟消云散。

法脿派出所创新“三级调解”机制,初级矛盾由“移动茶桌议事会”现场化解,民警利用采茶间隙在垄间开展调解;复杂纠纷启动“茶山调解队”,联动司法调解员、茶企代表成立专班;重大矛盾引入“乡贤评理团”,邀请德高望重的制茶大师参与调解。今年以来,成功化解8起涉茶纠纷。

当茶农老周执意要送新茶感谢时,所长指着他的手机笑道:“‘国家反诈中心’App不卸载,就是最好的谢礼!”随着“茶山义警队”的组建,这支穿梭在茶垄间的藏蓝队伍,正将“枫桥经验”酿成醇厚的平安茶汤,浸润着乡村振兴的沃土。
来源:“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楚雄州学习平台
作者单位:双柏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