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楚雄·党的创新理论进万家丨分众宣讲,让不同对象“听得进”“记得牢”

日期:2022-01-26来源:转载点击:1407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原标题为:分众宣讲,让不同对象“听得进”“记得牢”——云南双柏县“查姆宣讲团”分众化不断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心坎里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4/M00/09/8D/rNwBK2Hw-_yERhM-AAAAABUkxxg519.jpg

《查姆》是一部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及周边地区的彝族创世史诗、被称为彝族“根谱”。“查姆”彝语为“大”和“起源”之意,一般意译为“万物的起源”。因《查姆》为彝族先民,对万物认知的一个探索记录,故其在双柏及周边区域内,群众对其有较强的文化认同和天然析事释理的情感认可。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3/M00/09/7E/rNwBNmHw-_uEG2FgAAAAAEFBRCg030.jpg

近年来,在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过程中,双柏县积极借助区域“查姆”文化影响,打造“查姆宣讲团”宣讲品牌,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以各有侧重的宣讲小分队依托丰富的宣传平台和形式多样的宣传载体,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大众化的宣讲传播,让“普通话”化为了不同群众对象听得懂的“方言土语”“行话术语”,做到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起到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作用,持续引领着虎乡人民不断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5/M00/08/28/rNwBJ2Hw-_eEGhZCAAAAAKw3SFM306.jpg

一、“不拘一格”聚才,全面构建能满足不同对象、不同需求的理论宣讲队伍。“查姆宣讲团”自筹建以来,坚持“高位推动、接地运行”,在由县委主要领导谋划部署,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任县级宣讲团团长进行日常推进的基础上,“宣讲团”采用灵活聘用人才的方式组建、开展工作。宣讲团成员坚持政治标准和履职条件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广泛选聘县退休干部教师、老劳模、战士、科技工作者等老同志,中青年干部、党校教师、中学政治教师等理论骨干,乡镇及部门宣传干部等基层宣讲员,道德模范、先进工作者、身边好人等先进人物,县文艺骨干或非遗传承人,理论功底扎实、口语表达能力强的领导干部或村(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在群众中口碑较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乡贤、致富带头人等担任,统筹建立全县人才库。县级根据年度宣讲工作重点,每年遴选不少于30名优质讲师,组建县级宣传团;全县8个乡镇,参照组建每个乡镇不少于10名宣讲骨干的“乡镇分团”;全县85个村(社区)组建每个村(社区)不少于3名宣讲员的“百姓宣讲小分队”;县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同步组建由各类先进模范人物和行业精英组成的查姆宣讲团文艺宣讲小分队、“青年火把”宣讲小分队、“马樱花”宣讲小分队、“五老”宣讲小分队、“五小”宣讲小分队等N支宣讲小分队,有效构建了全县“县级查姆宣讲团+乡镇+村(社区)+部门”的“1+8+85+N”宣讲队伍体系,有力夯实了做好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宣讲工作基础。截至2021年12月,全县共有各级“查姆宣讲团”成员1254名,初步形成宣讲员与群众比为1:100的县内理论宣传宣讲队伍支撑。

二、“高举旗帜”育才,始终确保宣讲能扣准时代“主旋律”、发出时代“好声音”。为切实保证“查姆宣讲团”成员在广泛进行的分众化、大众化宣传宣讲过程中,能做到导向正、懂得讲、善于宣,双柏县始终坚持宣讲主提纲预审制,并按照“1+X”模式(“1”是按照要求必讲的宣讲内容,“X”是按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选讲的内容)灵活部署宣讲工作任务,确保了宣讲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同时,针对当前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中的对象差异性“服务”不足短板,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全县思想理论战线学者、经验丰富的基层干群,深入研究不同群体的共性和个性理论需求,提前策划“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为什么人定什么调”;精选主题,打磨课件,既把准脉象、找准症结,又开出良方、诊除顽疾,积极呼应群众关切,一面回答怎么看,一面说清怎么干。并且,为了让所有的宣讲团成员都能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好宣传宣讲,双柏县还注重对不同“查姆宣讲团”成员的能力素质培养。将宣讲团成员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纳入每年县委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积极推进各级组织开展日常教育培养,通过集中培训“吃大餐”、分层培训“补营养”、名师指导“开小灶”等形式,不断增强队伍整体素质,广泛点亮了全县各行各业、各村各寨理论宣讲的“火把”。

三、“各尽所能”用才,真正做到让“行话、方言、通俗语”讲好时代新理论。面对中央要求、群众需求,双柏县“查姆宣讲团”各宣讲小分队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优势,致力着手大主题,让群众“坐得住”;妥善用好大白话,让群众“听得进”;广泛发掘新形式,让群众“记得牢”。文艺宣讲小分队,广泛运用山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小调、彝剧小品,把党的创新理论串成群众爱听之词、爱看之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的新理论;“五老”宣传小分队,充分发挥老领导、老同志亲身经历丰富的优势,以亲历亲悟为基础,宣讲新时代发展变化、新思想磅礴伟力;青年“火把”宣讲小分队,找准更具青少年特色、更易于青少年理解的讲解切入口,开展话题活动,开发网络产品,积极用青少年语言做好解读工作,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讲好;“双语”宣讲小分队,结合双柏部分乡镇,彝族群众聚居并有部分年长群众主操彝语的实际,以彝汉双语进行政策理论宣讲,确保了让每一名群众均听得到、听得懂党的“好声音”;“五小”宣讲小分队,以小卡片、小信息、小段子、小道理、小板凳为载体,创新以群众喜爱的形式,用百姓的视角、百姓的语言,创造鲜活、接地气的宣讲方式,让理论宣传大众化;“报喜鸟”宣讲小分队,主要针对产业生产、项目施工第一线,送政策上门,讲思想在田间地头、工厂工地;“马樱花”宣讲小分队,主要针对全县妇女同志,讲好新思想;社区邻里宣讲小分队、“春苗”宣讲小分队等一支支宣讲小分队,面对不同的群众主体,不断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了群众心坎里!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5/M00/08/28/rNwBJ2Hw-_2EVyL6AAAAAPHvfdQ631.jpg

如今的双柏,积极以打造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高地为目标,加强“查姆宣讲团”品牌建设,突出示范引领,马克思主义真正走向大众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进,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成为大家的共识共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科学理论运用于推动发展的实践,正有效地把强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物质力量。

(作者瞿波系中共双柏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来源: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