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 老杨的回家路

日期:2022-05-10来源:转载点击:1248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故事的主人公叫老杨,老杨是双柏县法脿镇新房子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他是我的走访对象,也是我的好朋友。2000年,老杨24岁,刚刚结婚生子,年轻的他要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老杨的选择和那个时候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去广州打工。从改革开放开始,特别是在1992年以后,广州、深圳改革前沿成为了无数人打工梦开始的地方。

在广州纺织厂打工的老杨肯吃苦,爱学习,几年的时间,他就从一个纺织厂工人升职当了管理人员。收入虽然提高了,但老杨和妻子除了给自己留下基本的生活费外,每个月都会把更多的钱寄回老家。因为在1200多公里外的家里,有他们最牵挂的两岁半的女儿。

在外打工的日子确实辛苦,但是,家里的日子却一天天地好了起来。那些年,老杨和他的妻子一年只回家一次,他们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陪伴孩子成长。

老杨说,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好,平台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人也有更多的选择。他和妻子到过江苏、山东之后,又回到了广州。虽然赚到了钱,他们也很开心,但总归是在外漂泊,心里总有一份难言的心酸。

从2008年“两会”开始,农民工子弟进城入学的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随着各项惠民政策的逐一落实。这一年,10岁的女儿终于和老杨在打工地广州团聚了。女儿就近入学就读于广州东润小学。老杨说接女儿来的前一天晚上,妻子整晚都没有睡着。回想起以往过完年分开时,妻子总是躲着孩子的面,偷偷地抹眼泪。他觉得,自己对女儿亏欠太多太多。这一刻的团聚来得太难能可贵了。

2017年,因为高考政策,女儿在老家读高三,加上老杨的父亲年岁已高,经过再三考虑,老杨决定回老家接手父亲的茶厂,照顾父母女儿,妻子则继续留在江苏打工。

真正的改变,发生在2018年,国家吹响脱贫攻坚最强音。政府给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提供返乡创业政策扶持,老杨用很低的贴息贷款扩建了厂房,增加了机器设备。老杨家的茶场生态环境良好、管理措施到位,选后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县级示范家庭农场”等荣誉称号,年茶叶销售额更是突破66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江苏、山东、广州、昆明、玉溪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和追捧。

在老杨的带动下,他们村原本只有7户人家种茶,发展到现在全村32户家家种上了茶,他们村成了有名的“产业专业示范村”很多村民靠茶叶走上了致富路。

前段时间我们来到老杨家走访,他计划在茶园建一个集茶园观光、泉水泡茶、趣味体验、生态餐饮为一体的农家乐。

老杨的女儿在现在云南农业大学学习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想回到家乡,为乡村振兴助力。

从走出去,到走回来。老杨说真正的幸福不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是家乡这么美,我随时可以回来。

老杨的回家路是一条追求更美好更幸福生活的道路。从改革开放,到农民工子弟进城入学,到脱贫攻坚。这中间的每一步都有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引和扶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国家力量,也需要人民自发的努力和迎难而上的决心。(通讯员 朱莹)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